Sunday, 23 August 2009

北 宋 的 梁 山 泊 , 本 來 是 由 一 個 叫 王 倫 的 山 大 王 佔 據 的 。 豹 子 頭 林 沖 上 山 來 投 靠 , 王 倫 如 果 能 容 為 己 用 , 王 倫 就 會 有 一 番 作 為 。 但 王 倫 看 見 林 沖 是 八 十 萬 禁 軍 教 頭 , 林 沖 愛 恨 分 明 , 是 一 條 武 藝 高 強 的 血 性 漢 子 。 王 倫 害 怕 林 沖 會 功 高 震 主 , 為 了 整 治 林 沖 , 叫 他 下 山 殺 害 無 辜 , 拿 人 頭 上 來 表 忠 。 林 沖 忍 氣 吞 聲 , 最 後 還 是 不 得 重 用 , 只 分 配 了 第 四 把 交 椅 。 到 了 晁 蓋 和 吳 用 上 山 投 靠 , 王 倫 叫 他 們 也 下 山 殺 人 。 林 沖 忍 無 可 忍 , 只 有 被 迫 再 造 一 次 反 , 火 併 王 倫 , 大 罵 : 「 你 這 嫉 賢 能 的 賊 , 不 殺 了 要 你 何 用 , 你 也 無 大 量 大 才 , 也 做 不 得 山 寨 之 王 。 」

遇 到 了 王 倫 , 自 己 左 右 是 死 , 即 使 遇 上 了 宋 江 , 宋 江 早 晚 亦 議 價 而 自 沽 , 接 受 招 安 , 早 晚 也 是 死 。

基金業界不會告訴你的事

1%還是17%?


  • 連日談A股論美股,今天轉轉口味,講一個長遠話題:退休。香港強積金2011年實行「半自由行」,僱員可自行選擇受託人管理部分供款,好處是有得揀,冤枉錢可以慳番。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費差別很大,投資表現也十分參差,遇上管理費高表現又差的受託人,退休金隨時大縮水。代表市民利益的議員指「全自由行」最好,理由是以畢生血汗積存下來的「蚊年」,豈可「盲婚啞嫁」?陰差陽錯也許可造就「佳偶天成」,但一個唔覺意也可隨時換來終身抱恨。不過,全自由行就能解決問題嗎?老畢相信,大部分打工一族未必看得明強積金受託人公開披露的資料,數字、圖表確實一大堆,中英對照的文字資料也不少,但沒有足夠的財務、會計專業知識,讀這些資料就如看「達文西密碼」,不知所云。老畢贊成資料、報告應以盡可能淺白的文字寫成,不過基金公司一定「扮懵」,繼續以硬文字、硬資料貫徹「行政秘密主義」,尤其是關於基金公司賺走你幾多那一部分。「全自由行」也會衍生另一個美麗的誤會,就是全面開放引入競爭,消費者必然得益。隨手舉個例,電訊市場全開放之後,營運商「打崩頭」爭生意,利潤空間愈來愈窄,結果是市場上不斷出現取巧欺客的個案。

  • 業界不會告訴你的事

    講開基金,不能不提曹Sir「新寵」、牛眼投資法始作俑者莫登(JohnMauldin)。此君一句話便擊中齊格飛王子的死穴:
    鼓吹買入長揸,說穿了不過是基金業擴充資產規模、多賺管理費的技倆。換了你是基金銷售員,會不會向有意委託閣下管理財富的米飯班主說:「喂,老兄,你可知道,錢由本公司管,日後我們賺取的管理費,恐怕比你的投資回報還要多?」
    實話實說,可能出現的結果只有兩個──一、對方拂袖而去,頭也不回;二、準客戶向受託機構投訴,銷售員明天極可能不用上班。取個「中位數」,基金公司每年收取1%管理費,也就是說,100元受託資產中,1元歸基金公司所有。Fairenough?也許。不過,就如銷售章程只強調基金每年平均回報多少,對價格波動可令年與年之間回報差天共地輕輕帶過一樣,基金賣方永遠不會自揭「細節中的魔鬼」。他們不說,就由老畢代勞吧。
    假設基金一年回報6%,閣下投資了10,000元,本利相加便是10,600元了。管理費1%,基金公司一年所得便是106元($ 10,600 x 1/100 =
    $106)。萬中抽百,牛市濕濕碎,即或熊市亦不過在傷口中再灑一小把鹽,看似無傷大雅。可是,睇真啲,閣下投資10,000元,年回報6%,減去本金後淨賺便是600元($
    10,600 - $10,000 = $600)。這600元中有106元給基金公司抽去,條數便變成:一年回報6%,所賺有17.6%落入了管理者口袋(106 ÷
    600 x 100%=
    17.6%)。看到了吧,投資者日盼夜盼無非錢生錢,但對方一聲多謝便「吸走」閣下一年所賺的十七個巴仙。這可不是1%的問題,而是17%的問題!
    在《信壇》眾高手眼中,一年六個巴仙回報也許不值一哂,但對經常跑輸大市的基金經理而言,要為客戶帶來一年6%(未計管理費及買賣差價)回報,單字記之曰:難!數字足以說明一切。‧從1960年起計的十八年,美股標普五百指數平均年回報低於6%。‧過去十年,標普五百指數平均年回報近乎零。長線投資也要講 timing,如果你在上述兩個時段買入美股長揸,不計其他開支,單是扣除管理費,所得若非變為負數,便是似有還無。更要命的是,每年1%管理費並非行業基準。你可知,管理費雙倍於每年1%甚或更高的美國股票基金有多少?答案是三千六百八十一種!以每年回報六個巴仙計算,
    管理費1%便吃掉回報的17.6%;管理費若高達2%、3%,閣下豈非心甘情願將所賺按六/四甚至五/五的比例,跟基金公司分甘同味?
    香港證監會經常強調投資者教育,但與其把一些零零碎碎、細微細眼的資訊,又或老生常談的道理(投資涉及風險、過去回報不等於將來收益……)重複又重複,還不如詳列一個「十件基金公司不會告訴你的事」之類的表或圖,以反面教材的形式,把利害說到骨子裏去,讓投資者知所行止,在不同產品之間慎加選擇。彼德.林治在《戰勝華爾街》一書中說,勤力的散戶勝過許多基金經理,更加不用蝕管理費、手續費。然而,要在退休金管理範疇引入 DIY 概念,按林治的建議照辦煮碗,怕且要討論幾十年。到時,你退咗休未?

  • G2 基金在寶島

    一不離二,台灣最新推出「中美 G2 新勢力基金」,據報首日就有逾千人認購。G2是時下最「性感」的詞彙。「春芽」初露至今,中美股市升幅俱不小,加上金融海嘯之後,兩國像竹戰那樣「打上下家」,關係緊密,令人聯想到「美國好,中國好;中美好,世界更好」,以 G2 為主題推出投資基金,至少可收先聲奪人之效。基金公司強調,「中美 G2 新勢力基金」跟一般中國或美國基金不同之處,是選取四十至八十家同時紥根於中美的「混血」企業。基金公司在介紹產品、大搞市場推廣時,何止採用layman terms撰文,甚至用上生花妙筆,教你一看就明,不會用通篇技術用詞「趕客」。不過,台灣投資者很精明,設有許多基金討論區,擁有專業知識和豐富投資經驗的網友,會耐心拆解買賣基金的竅門,將心得與大眾分享。寶島基金投資者入門知識不弱,對基金收費尤其關心。客戶質素有番咁上下,基金公司 sell產品時,必定仔細交代「手續費率」,否則網友就會自行拆穿他們 的「西洋鏡」。

Friday, 21 August 2009

暗戀很美好。
可以好放肆,真係好。

Romantic.

Wednesday, 19 August 2009

兩件事,好想講。

第一件事 : 當我想鬧脾氣個刻諗起五個字
「爭氣的藝術」
 我會爭氣。


第二件事 : 錢個方面,當我同個個親戚講 :「唔洗麻煩你啦!」
佢態度一秒內一百八十度反轉。

錢對我來說等同男人跟其性伴侶的關係
我需要你,但不愛你。

Tuesday, 18 August 2009

我不該留在這兒。

我不該留在這兒。
跟活於資本社會下的人講錢
唔好話親戚,同屋住左十幾年都可以恩斷義絕啊
仆街 
幾時我先可以返不丹脫離哩度所有所有野?

如果自殺後我可以去不丹,
就算跳樓至粉身碎骨我都願。

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.

聽住睇啦哈。


唔願付出我唔要。
付出太多我唔要。
唔重視愛情我唔要。
太睇重愛情我唔要。
唔吸引我我唔要。
太吸引人我唔要。
蜜糖Honey我唔要。
女人湯圓我唔要。
口花花我唔要。
太死板我唔要。
唔理我我唔要。
只理我我唔要。
我唔愛的我唔要。
太愛我的我唔要。

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.